我一向把看到所謂的真相當作是一種虛擬的互動。如果沒有看到對方的照片,會不會影響到彼此的互動呢?我認為會有一定的影響。因為人與人最好的溝通方式是看對方的五官對話,其次是聽見聲音,最差則是只見到文字。
這裡的好壞差異並非等同美醜,而是一種訊息溝通與接受程度的差異。當對話的雙方能看見彼此的眼神、嘴型、手勢與姿態,在這場對話中,等同多了些許註解,這是能增加彼此的認識。當雙方對話只能聽見聲音,此時就只能透過聲音的抑揚頓挫來增加互動效果。最差的就是文字的接觸。姑且不論許多人的文句修飾與表達能力尚待加強,閱讀文字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讀者的自我對話,極容易形成自我催眠的效果。簡言之,言者無意,聽者有心。正好可以形容這番情境。
那麼看見對方的照片,又對文字的交換有什麼樣的幫助呢?的確,一位優秀的作者應該能夠使用文字傳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,但是現在有太多在文句表達與接受上無能為力的人,對他們來說看著照片可以增加更多的想像空間。只不過,缺點是會更容易陷入自我催眠的狀態。